A股又见地量,两市仅仅成交9744亿元,“924”行情爆发以来第二次跌破万亿大关,地量出现之后A股反弹或将一触即发
- 热点资讯
- 2025-04-18 05:07:52
- 27
金融界4月2日 自去年“924”行情爆发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第二次跌破万亿大关,A股又见地量! 4月2日A股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微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报3350.13点,深成指涨0.09%,报10513.12点,创业板指涨0.13%,报2104.63点,科创50指数跌0.16%,报1022.75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9744.93亿元,自去年“924”爆发以来第二次跌破万亿大关,同时也是A股2025年以来成交额第二低。 上一次A股遭遇这种窘境地量是在今年1月13日,当天A股沪深两市成交9670亿元,如今A股时隔50个交易日再度跌破万亿大关,仅仅比1月13日多75亿元。 在资金消极交易情绪的影响下,今日A股市场热点较为杂乱,贵金属、可控核聚变、油气、电力、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机器人、烟草、多元金融等少数板块表现不错。 A股又见地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下旬以来,A股成交额不断萎缩,此前处于亢奋状态的市场资金交易情绪出现退潮,在3月26开始,A股成交额逐步萎缩至1.2万亿大关之下,26日、27日、28日连续三天A股成交额不足不足1.2万亿,3月31日两市成交额勉强回到1.2万亿大关之后,4月1日A股成交额再度跌破1.2万亿大关,仅有1.13万亿元。而今日A股成交额再次缩水,从1.1万亿的水位跌至9700亿元。 而9700亿元的地量,也是A股继1月13日以来次低水平,按照地量地价的规律,此次地量后A股反弹或将一触即发。 自A股在1月13日9670亿元地量之后,市场当日见底,随后沪深两市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并引发“东升西落”的主题交易炒作,到3月18日A股阶段性见底,期间上证指数一度涨超8%,深成指一度涨超12%,创业板指数一度涨超15%。 资金为何处于观望态度 至于资金为何处于观望态度或与关税摩擦、市场日历效应有关。 1、特朗普关税大棒 中信证券周末研报中提到4月初将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密集落地的时间点,已经明确将于4月初落地的关税相关动态包括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对等关税、委内瑞拉石油进口次级关税和汽车关税。其中与中国较为相关的是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对等关税方面,中信证券认为其征收可能将综合考虑关税、流转税、监管和非税贸易壁垒因素。预计印度、巴西、越南和韩国等经济体,以及欧盟和日本的部分行业等,或是本次特朗普对等关税计划的主要目标。 据央视新闻报道,据白宫3月31日早些时候的说明,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于4月2日作出抉择并宣布相关关税政策的细节。当地时间4月1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我的理解是,关税将于明天宣布。”“关税将立即生效,总统已经预告了很长时间。”她补充道,不过她几乎没有提供有关征税规模和范围的更多线索。 目前,针对2日的所谓“对等关税”,有多种版本流传。据报道,一种版本是,美国对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征收约20%关税,而不是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或产品征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预计新关税可增加超过6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作为退税返还给美国人。 另外一种版本是,美国贸易办公室(USTR)计划对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征收关税,但税率可能不会像20%那样高。 2,市场进入重要的“四月决断” A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这其中又以4月份为甚,即“四月决断”。4月份是年报和1季度季报的集中发布期,特别是最后几天,很多都是业绩不好的难产年报季报的集中发布期,投资者关注重心也将会转回到公司的基本面业绩驱动上。 复盘过去20年的 “4月决断”行情,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从2016年开始的9年中位数(主要是剔除2015年大牛市的影响)分别是1.03%、0.03%、-0.70%。 目前市场资金仍在等待特朗普关税大棒以及A股年报、一季报的全面落地,在关税摩擦落地之后,A股反弹或将一触即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