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正文

地方债发行已逾2.84万亿元 二季度有望达到年内供给高峰

  • 股票
  • 2025-04-07 16:21:59
  • 12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专项债券信息网发现,截至4月5日,今年地方债发行已逾2.8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到全年额度的近七成。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呈现规模大、进度快、覆盖广等特点,发行和使用进度显著快于往年。后续新增地方债供给或逐渐放量,预计二季度有望达到年内供给高峰。  根据公开数据,各地发行的2.84万亿元地方债中,新增地方债券规模为1.24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券规模为1.6万亿元。  “今年以来地方债中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快,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债务已经多次核实,属于存量债,发行越早、置换越快,越有利于地方政府降风险及企业降成本。”中国财政学会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合计发行规模近1.34万亿元,占全年2万亿元额度的近七成。其中,浙江、陕西、江苏、内蒙古等地已经完成2025年全年发行额度。  按照2025年预算安排,全年地方新增债券规模为5.2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占比逾两成,与时间进度大致相当。不过,新增专项债发行略慢于时间序列。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28日对外公布《湖南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成为首个公布地方政府专项债自审自发实施方案的地区。业内认为,这有望为今年以来偏慢的新增地方债发行注入“强心剂”。  4月开始政府债发行节奏或将加快,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表示:一方面是“自审自发”后专项债审核时间缩短,新增专项债或迎来放量;一方面是特别国债可能开始发行,叠加仍在发行中的特殊再融资债,预计二季度供给规模或将不低,季度发行规模可能在7万亿元左右。  从各地披露的发行计划来看,截至3月31日,全国23个发行主体计划二季度发行地方债18264.0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9292.435亿元,再融资债券8971.63亿元。  从资金投向来看,一季度用于项目的新增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土地储备等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今年在多个省份试点专项债的“自审自发”,以及扩大了专项债的投向及用作资本金的范围,专项债资金将发挥更大的投资撬动作用。  继广东今年2月率先招标发行专项债券之后,截至目前,还有吉林、河南、四川、江西和福建等地公示了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的信息。  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部研究员郜宇鸿分析,土储专项债既为城投债务化解提供短期流动性,减少其高成本的债务利息支出,又为地产去库存构建长期供需平衡框架。专项债“自审自发”且土地依赖程度高的省份有望获得更高的土储专项债额度。(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话要说...